第(1/3)页 “看完了。” “这些都是真的?” “当然。” “太不可思议了。” 娜塔莎:这简直是。。。 眼前的男人,这特么是开挂了啊! 娜塔莎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来形容陆一鸣了。 如果没有这份报告。 娜塔莎恐怕怎么也想不到,互惠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,竟然在贷款业务上积聚了如此之多的风险。 “很正常,在低风险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,为了迅速扩大自己的规模,进行了无序扩张,这也是给自己埋下了伏笔。” 陆一鸣耸耸肩。 只能说,互惠银行很不幸,遇到了‘乱世’。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。 互惠银行通过低首付、低信用评级贷款等激进策略快速扩张,忽视了风险管理。 过度依赖住房抵押贷款,对贷款重量不重质,导致经济波动时资产质量崩溃。 原本,这些都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而避免。 但是,互惠银行从上到下,都忽略了危机观念。 这样策略,放在博一个未来的小型企业身上,或许还能说得通。 但是,作为全球资产排名第36的银行业来说,这简直太过夸张了。 “他们的管理层,简直就是在赌博。” “高风险代表着高收益,你难道没有看出来,他们管理层个个吃的满嘴流油。” 陆一鸣也不得不吐槽一句。 果然,全世界的资本家都是一样的。 盲目无序的扩张,为的还不是自己的利益。 互惠银行的薪酬激励机制本身,就带有巨大的问题。 自从进入了上世纪90年代后,互惠银行高管的薪酬从股权激励转向高额期权激励。 虽然这样一来,可以激励这些高管的干劲。 但也导致了其内部的业绩至上文化盛行。 互惠银行的管理层为追求短期利润,忽视长期风险管理,加剧了过度扩张风险。 “钱倒是装进了自己的口袋,只不过,可惜了这家颇为传奇银行。” 陆一鸣也是感叹不已。 只能说,任何事情,都有着自己的必然经过。 没有无缘无故的崩坏。 互惠银行的问题还有很多。 监管缺失与内部管理缺陷。 监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银行高风险贷款行为,未有效执行资本充足率等监管要求。 内部管控失效。 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薄弱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