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陆一鸣一介绍,郑大就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天天系可能存在的问题。 只不过。。。 “有没有证据?” “要是有足够的证据,陈远喆这小子也不至于这么被动。” “也是。” 郑大点了点头,表示理解。 陈远喆和陆一鸣不一样。 一个是纯粹的商人。 另一个,虽然执掌国本投资,但正儿八经还是体制内的。 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,体制内的都清楚。 此时陈远喆身上的压力,郑大在清楚不过。 “现在最关键的,还是时间不充裕,就算是有心想要去查,就天天系处处防备的架势,恐怕短时间内也很难得出结果。” “还有多久的时间?” “最多一周。” “你需要多久?” “最少半个月。” 这还是乐观的估计。 对于陈远喆而言,凭借自己的能力,或许半个月的时候,都有些紧张。 “差不多了,你有什么困难,蒋钦这边也可以帮忙,蒋钦之前不也是调查过天天系,实在不行,还有苏蓉蓉的高源资本和王岚的鸣谣投资,分工合作调查,可以节省不少时间。” “我就怕这样大张旗鼓调查,会让对方有所警觉。” “我看未必,天天系这一次如此兴师动众,你们说意味着什么?” 陆一鸣:事出反常必有妖,天天系明明低调了这么久。 这一次,却是搞得如此大张旗鼓,这其中,必定另有隐情。 而最大的可能就是,天天系的资金链,出现了巨大的问题。 这才逼不得已,铤而走险。 不得不说,陆一鸣这一次,分析到位。 的确,这一次,天天系的资金链,的确出现了严重的问题。 盲目的快速扩张。 导致天天系出现了变故。 急需资金救场。 可问题是,银行这边,天天系也已经没有了多少的资产可以用作抵押。 这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,盯上了国内的投行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