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在这一刻,风声都仿佛消失了。 …… “耶稣在上,我知道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,但是,我必须再说一次——昆汀,陈的镜头感简直是一种魔法。 我们和他提前说戏,和他讨论怎么拍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,但是,等到真的摄影机开始运转之后,仿佛一瞬间,就有一种魔法降临了,他能让镜头里的他变得更加…… 我踏马都不知道怎么形容。 在那个时候,我其实根本什么都不用做,全是他自己完成的。 God damn,我现在算是知道,戴瑞斯·康吉的奥斯卡是怎么来的,为什么要在领奖台上说那么多次感谢陈感谢陈要是我的话——当然,我肯定是不会忘记你的,昆汀。” “真是太谢谢你了,罗伯特。” “哈哈。” “你觉得我有没有必要在这里加一段戏?你知道的,本来在这之后,应该是插入一段肖恩和洪的过去回忆的画面,那一段我们需要放到最后去拍。但是,我现在在想,要不要在回忆里加上一些他的独白,给陈再多一点台词,他现在说台词的感觉实在太棒了。” “我赞同,但是,你要他演什么?即兴发挥吗?又没有剧本,” “有,我现在就写。迈克尔,过来一下,通知剧组,休息30分钟,然后我们在这里再多拍一段陈的单人戏。” “Yes,sir!” …… 当昆汀拿着一页纸,走过来说他需要再三十分钟之内大体记下来,并对着镜头声情并茂,富有感染力的说一遍的时候,陈诺真的是想把这个男人给锤死。 虽然他早就知道昆汀有这个和王嘉卫一样的临时改剧本加戏的毛病,但是,这么久没犯,他以为他好了啊! 结果措不及防的,还是整了这么一出。 最后他还是只能接下了那一张纸。 先看了一遍。 而后他不得不承认,或许这段话,还真的有必要加进去。 因为这部电影里面有很多中国文化元素,很多东西不说透,会显得很奇怪。 比如奎文赞妮和肖恩的关系,如果观众不了解天平天国收义子义女的习惯的话,那么一般人就会觉得这种关系建立得无法理解,有些突兀。 在西部电影常见的闪回画面里,加入一点旁白去诠释这个背景,那么,对于整部电影的叙事逻辑和完整度来说,其实是一件好事。 除此之外,对于作为本部电影的情感核心——肖恩和洪天姣的感情,也在这一段昆汀的补充旁白里,赋予了更坚实的精神基础,那么,也就是给整部电影增添了情感深度和叙事逻辑。 但是,好是好,可单单用声音如何去诠释这个旁白,却真的很难。 要把这段话念得不会让人昏昏欲睡这是基本的,同时还要有感情,富有感染力……陈诺一时间并不知道该怎么做,而昆汀这一次也同样不知道,只是让他去想。 这让陈诺愤愤不平之余,也只好独自思考怎么解决。 思来想去,似乎也只能依靠他的模仿能力,找个人来模仿看看了。 也是运气,他突然想起,记忆中的某个人,好像正是可以达到昆汀的要求,感染力什么的,那是十足的。绝对让鬼佬们大开耳戒。 但是,那人过于煽情,似乎也不能照单全收,不过取其十分之一的感情表达……倒是应该可以。 “浴血黄龙,第61场,第1条。” (啪!) “ACTION!” “春天来了,在非洲的大草原上……等下导演,串词了,再来一遍。” ps: 今天少点,周末愉快大家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