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六章 一首残诗-《陵山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仲冬之始。
    书院迎新。
    今年叔山书院只会收录百余人。
    但是,前来侯考的学子多达数千人。
    九十九梯挤满了人。
    前地也挤满了人。
    一众学子意气风发,翘首以盼。都觉得自己将会是被选中者之一。
    三三两两,交头接耳,喜笑颜开,自信满满。
    .….….…
    书院招收学子有几个先决条件。
    一,完成学子试。
    二,身为修行者。
    陵山学子,至少为力夫。
    厚海学子,至少为开识。
    三,年龄不过十五。
    .….….…
    晨曦初起。
    书院大门敞开。
    罗剑青手握书卷开始唱名。
    被叫到的人,陆续从人群中出来,走进书院。
    .….….…
    辰时。
    唱名完毕。
    原本热闹非凡的前地和九十九梯,又变得空荡起来。
    只余下林丛在风中哗哗作响。
    以及少数陪同而来的家属和随从。
    .….….…
    书院广场。
    虽然数千名学子涌入,但是书院却并不显得拥挤。
    前来报考书院的,绝大多是都是陵山学子,厚海人士不过数十人。
    一众学子在方桌前席地而坐。
    方桌上,仅有笔墨纸砚。
    .….….…
    由罗剑青唱名和督考,足以见得书院对迎新的重视。
    待学子都已坐定后。
    罗剑青开口说到:“今年书院的题目是何以为德。”
    声音不大,却是清晰的传入所有学子的耳朵。
    包括周围围观的书院的学子。
    罗剑青话音刚落,刚才还一脸自信的考生,全都缄默沉思。
    有的甚至哭出声响,题目太大,不好作答。
    这一幕齐衡已经经历过六次。
    “满口仁义道德,却少有家国情怀。”齐衡一脸不屑的自言自语道。
    像是发觉了书院之颠,有目光向自己投来,齐衡亦不客气的转头,挑衅般的望去。
    有的学子,已经准备提笔,只听罗剑青继续说到:“第五仲冬,第五满枝,免试。”
    原本准备作答的众学子,瞬间炸了锅。
    第(1/3)页